Arch Linux 安装记录
本人安装 Arch Linux 时的参考及步骤
主要包含:启动盘制作到磁盘分区到最后驱动安装和最后图形界面安装(针对 Windows 转 Linux,UEFI 方式)
参考
因为是按着步骤装的,所以先把参考搬出来
装前须知
这个可能会成为一个坑,特别是不太了解操作系统或者相关东西的人(比如我),容易完了留麻烦,所以先说
怎么回事呢,是这样的,我电脑的储存空间一直是我的心头病,我只有一个 256G 的 SSD,在 Windows 下划分成了 C 盘和 D 盘俩分区,然后一直把 100G 的 C 盘作为系统盘,每次重装系统都只会影响到这个盘的文件,而我的 D 盘得以保全。所以我准备这次也对我的 C 盘动手,想着这样能保全我 D 盘的重要文件。
但是装系统的时候出现了两个问题:
一是原 Windows 的磁盘分区比较神奇,除了 C D 两盘的区域外还有几个分区,具体用处我不是很清楚,正好呢,我格式化除 D 盘的分区时发现,其他分区居然不是连续的,在物理上,D 盘扇叶后,还有 901.3MB 的空间,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磁盘分区和挂载
二是,Windows 支持的磁盘格式一般是 FAT32 或者 NTFS,然而 Linux 不支持 NTFS,这会导致什么呢:
那有没有解决办法呢?目前我能找到的都需要格式化x,以宿舍不到 5MB 的网速把我这 100 来 G 的文件上传格式化后又下载下来可能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。
所以装 Linux 前请一定注意以上问题。
我的硬件
常用操作:Ctrl + L 清屏,很好用
下镜像
- 推荐
- 也可前往其他中国镜像地址下载
制作启动盘
有推荐使用 Rufus 我用了下,发现做出来的启动盘有点问题,我的电脑找不着,所以用的视频里提到的工具:Etcher
工具使用比较简单,只需要注意推荐 8G 以上的 U 盘
找到对应 U 盘(一定看清别搞错了)和镜像文件(.iso)然后一键完成
进入镜像
打开百度,搜索自己机型对应进入 BIOS 的键(我的是 F2),关机,进入 BIOS
Boot -> Security Boot 更改为 Disabled
打开百度,搜索自己机型对应进入启动项的键(我的是 F10),关机,进入启动项,找到 U 盘,进入镜像
连网
1 |
|
进入 iwd
1 |
|
查看无线网卡,比如 wlan0
1 |
|
进行扫描
1 |
|
查看扫描到的网络
1 |
|
连接网络,根据提示输入密码(如果需要)
Ctl+C 或者输入 exit 退出 iwd
退出 iwd 后可使用 ping 来检查有无网络
验证启动模式
1 |
|
视频里讲说有很多如果里面有很多东西,那么说明有 UEFI,未考证准确性
同步时间
1 |
|
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看
1 |
|
磁盘分区
1 |
|
列出块设备信息
我就一个 256G 的 SSD,lsblk下显示的 nvme0n1(nvme应该是某接口规范的缩写)
印象里 Windows 给分了 6 个区,我的 nvme0n1p2 是 C 盘,nvme0n1p3 是 D 盘
所以要将除了 nvme0n1p3 外的都给清了,连续的分区会自动合并
我们使用 gdisk 命令,比如:
1 |
|
当然,如果你不像我只有一个固态,而是有很多,而且你拿来做系统盘的这个盘又没有存重要文件或者已经备份,那么你完全可以直接清顶层(比如 nvme0n1)
为了方便,以下以完全清除 nvme0n1 来进行
1 |
|
进入这个 cgdisk 分区工具(当然也有别的,只是觉得这个好理解)
[ New ]
具体操作可参考推荐视频,下表列出主要配置
First sector | Size | Hex code | name |
---|---|---|---|
default | 一般300MiB(1024MiB) | ef00 | boot |
default | (4GiB) | 8200 | swap |
default | (30GiB) | default | root |
default | default | default | home |
有几点说明:
-
括号内为我的配置
-
boot(启动分区) 和 swap(交换分区)的 Hex code 一般来说应该是一样的,如果你不清楚,可以在填写时输入 L 回车查询
- efi:查询 boot 的 Hex code
- swap:查询 swap 的 Hex code
-
swap 的 Size 参考下表(我是 8G 内存,可以设 3 GiB,我凑个偶数)
至于 swap 是干嘛的,其实就是拿来补你内存的,内存使用满了,可以拿一部分 swap 分区的内存来补
swap分区,即交换区,swap空间的作用可简单描述为: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,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,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
-
理论上 root 和 home 分区可以合为一个分区,这里为了方便管理,所以分成两个
-
如果你装软件装的多,请一定给 root 分区多一点空间,这是血的教训,我这给的 30GiB 对我来说根本不够(推荐你翻个倍,或者你盘够大,给的更多也没关系,你可以把 root 看成 Windows 下的 C 盘,而且所有应用都装 C 盘下,home 就是 D 盘,放你个人文件的地方)
-
再说一遍,如果你装软件多,请一定给 root 多一点空间
2022年12月30日注:一定一定多给点,我本以为之前给得够多了,但是发现其实并不够。其实在Linux下可能就自己下的什么视频啥的占了点home的空间,各种奇奇怪怪的软件下下来是放root里的,所以还是给多点吧。
[ Write ]
yes
[ Quit ]
磁盘挂载
挂载前要先对分好的分区格式化
假设 n1p1 是你的 boot,n1p2 是 swap,n1p3 是 root,n1p4 是 home
1 |
|
挂载
1 |
|
如果你不准备将 root 和 home 分开,那么就没有最后两步
修改 pacman 镜像
文件编辑器可以选择 nano 或者 vim,看个人喜好,这里使用 vim
1 |
|
该文件存放了 pacman 的镜像地址,pacman 使用镜像的方式是从上到下,所以有的教程会让你把中国镜剪切到最前,这里不这样做,用一个更好的方法
1 |
|
pacman -Sy 先同步一下
reflector 是个同步脚本
Reflector 是一个 Python 脚本;它可以从 Arch Linux Mirror Status 页面获取最新的镜像列表,然后筛选出最新的镜像并按速度排序,最后将结果写入到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 文件。
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含义:
--verbose
:log 到终端--latest 15
:最近 15 个--sort rate
:按速率排序--save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:保存到该文件- 其实这里可以再加一个
country China
来选择中国源
安装系统及固件
1 |
|
说明:
vim
也可换成nano
或者一起装上intel-ucode
取决于你的处理器类型,如果你是 AMD,那么amd-ucode
进入系统
1 |
|
如果你发现终端行头变成了比如:[root@archiso /]#
,那么说明你已经进入了系统
进入系统第一件事,同步一下
1 |
|
然后配置系统时区
1 |
|
然后语言配置
1 |
|
进入该文件后,将 en_US.UTF-8 UTF-
8 和 zh_CN.UTF-8 UTF-8
前面的 #
删掉(取消注释)
:wq
退出
1 |
|
网络配置
1 |
|
这里输入一个名字,按个人喜好,这里以 arch-name 为例
:wq 退出
1 |
|
写入以下内容:
1 |
|
:wq
退出
然后添加用户
1 |
|
这里的 archuser
是你的用户名,可以自行填写
修改 sudo 文件
1 |
|
去掉 Uncomment to allow members of group wheel to execute any command
下一行 %wheel ALL=(ALL) ALL
前面的 #
再在文件最后添加 Defaults rootpw
:wq
退出
安装启动器
1 |
|
写入以下内容
1 |
|
第二行如果使用长期支持内核则写 linux /vmlinuz-linux-lts
:wq
退出
1 |
|
上面这个语句会帮你补充 arch.conf 内的最后一行
开启 32 位支持(可选)
如果你没有 32 位应用支持需求,则直接下一步(我没有)
2022年12月30日注:现在看来,还是有一些需求的,但是到时候开也没问题
1 |
|
去掉 [multilib]
和 Include =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前的 #
:wq
退出
然后同步一下
1 |
|
安装各种工具、驱动
网络、声音、蓝牙、文件后台
1 |
|
启用
1 |
|
继续
1 |
|
显卡
这里以我的配置来(不开启 32 位支持,intel,NVIDIA),32 位及 AMD 相关请参考推荐视频
1 |
|
显卡驱动配置
1 |
|
将 MODULES=()
修改为 MODULES=(nvidia nvidia_modeset nvidia_uvm nvidia_drm)
,顺序不能错
:wq
退出
1 |
|
输入以下内容
1 |
|
:wq
退出
1 |
|
在 options
这一行的后面添加:nvidia-drm.modeset=1
如果你是 AMD,那么添加 amdgpu.dmp=0 amdgpu.noretry=0
:wq
退出
安装图形界面(以 KDE 为例)
装 xorg 窗口系统
1 |
|
视频里推荐装个 xterm
然后进了图形界面后又用 xterm
装了 konsole
,那为什么不直接在这装 konsole
呢
(一定要装一个终端,不论你是装 xterm
还是 konsole
,不然进去发现没有,又得插 U 盘挂载进系统然后装,很麻烦)
装 KDE
1 |
|
重启
1 |
|
退出系统
1 |
|
取消挂载
1 |
|
重启
输入密码,你就进入图形界面的桌面了
至此,装系统到图形界面应该就算结束了,但为了接下来的使用,装一些基本的软件
装基本软件
打开 konsole
1 |
|
neofetch
就是最开始我看系统和硬件信息的工具
dolphin
是文件管理器
firefox
在 Linux 下支持的比较好
ark
和 p7zip
是压缩管理器
git
和 wget
广为流传
kate
是文件编辑器
bashtop
是终端进程管理器
后话
接下来规划出一期 Linux 美化,一期 Linux 常用软件推荐。